【安全用药】按高风险药品管理的胰岛素,要如何安全使用呢?

时间:2022-02-27

来源:

阅读:0

字体:[] [] []

打印




胰岛素按高风险药品管理是为了保证其使用安全

胰岛素被列为高风险药品并非是说其本身副作用多,而是因其可以迅速降低血糖甚至引起致命的低血糖,故将其作为高风险药品进行管理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给患者调配或使用时会更加细心,保证用对药、用对量,避免因用药不当造成的伤害。这样进行管理最终获益的是患者。所以,千万不可被高风险字样吓得不敢用药,只要正确的使用,是完全可以保证安全的。




常备糖果防止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

胰岛素降糖过度会引发低血糖。低血糖早期表现为饥饿、心跳加快、出汗、焦虑等,如不迅速干涉可导致昏迷、休克、意识丧失,甚至死亡!低血糖还有可能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直接导致患者昏迷。要防止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,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:


1.用对剂量  

剂量偏大会使血糖降低太多造成危害。


2.用对时机  

胰岛素有好几种类型,包括短效胰岛素、中效胰岛素、长效胰岛素等,应按照所使用的胰岛素规定的时间进行注射。而且要注意注射后到餐前应避免较大量的运动,以防止胰岛素吸收加快引起低血糖。

此外,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,随身携带糖果或巧克力之类的高糖食物是非常必要的。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都可引起低血糖,因此一旦感觉自己出现了低血糖症状,应立刻补充糖类食物来升高血糖。如果在症状还比较轻微且有条件的情况下,可以先监测血糖,如果血糖低于3.9mmol/L,就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。严重的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。




使用胰岛素的三大误区

误区一:胰岛素有依赖性,一旦打了胰岛素,就一辈子必须打胰岛素了!


这纯粹是无稽之谈!胰岛素是我们人体胰岛细胞分泌的一种用来调节血糖的激素,人体并不会对其产生依赖。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无法分泌胰岛素,的确不能停药。但是对于胰岛细胞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,在病情得到控制,或者引起糖尿病的原发因素(如妊娠)去除之后,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的。


误区二:糖尿病吃口服药不能控制,需要注射胰岛素,因此病情肯定很严重了!


事实并非如此。诊断为1型糖尿病必须要使用胰岛素治疗,口服降血糖药是无效的。刚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,在治疗初期使用胰岛素,能够保护受损的胰岛细胞,给其恢复功能的时间,然后再采取逐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或改用口服降血糖药治疗,这种治疗方式能够使患者获益最大。因此,是否使用胰岛素是不同类型糖尿病的治疗所需,而不是判断病情轻重的标准。


误区三:打胰岛素很痛。


因为注射胰岛素会带来疼痛,所以很多怕痛的糖尿病患者就对注射胰岛素有抵抗情绪。确实,注射给药是一种创伤性的给药方式,肯定会有不适。但是胰岛素针比我们常规所见的其他注射针细小得多,因此带来的疼痛感也小很多,普通人都是可以接受的,所以这方面不需要特别担心。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,也可以减小疼痛感。

使用胰岛素还可能造成体重增加、注射部位形成“脂肪垫”、视力下降、水肿等。为了应对上述症状,糖尿病患者应通过控制饮食、增加运动来控制体重。注射部位皮肤受刺激所形成的“脂肪垫”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,所以注射部位需要有规律的更换。视力下降和水肿一般比较轻微,也是暂时性的,可自行消退,无须惊慌。


糖尿病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不仅仅在于血糖升高,更重要的是糖尿病会引起各种急慢性并发症,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。因此,不要害怕使用胰岛素,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,合理控制血糖,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症,才能使自身的健康得到保障。